每年暑假,我們全家會回一次老家,一是為了避暑;二是,老家的特級教師資源多,想抓住這個時機,給女兒開開“小灶”。
但是,女兒對這件事是持反對意見的。
孩子的想法是:她平時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就很足,學習效率較高,隨時可以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她想好好享受難得的假期,在假期里以和老同學、親人們相聚為主,學習的事情想自己做安排。
這可能是很多孩子的心聲吧~
作為母親,似乎總有對孩子一萬個不放心的理由,也總有一萬個心疼她的理由。
尤其,近期一篇題為《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完暑假》推文,也曾激起我內心幾層波浪。
但是,女兒卻為我撫平那層層波瀾。
暑假前的一個周末,接女兒從學?;貋?,她蹭到我身邊,和我一起窩在沙發上,慢條斯理地把手機伸到我眼前,說:
媽,我購買了暑秋連報的網課,我想把***這三科都提前預習一下;聽同學們說,*學科老師不僅是個美女老師,課講得非常精彩,所以,她的課我也報了??!
一時間,我有點激動,忙問:“需要多少銀子,為娘支持你!”
女兒特別淡定地對我說:
不用,我壓歲錢還有,夠買網課了。
說完,繼續黏在我身上,吃吃喝喝。
這便是一個孩子喜歡的和習慣的學習方式。
也許,通過我的資源,我所找到的教育界的特級教師的師資水平遠高于網課老師,但是,孩子可能更希望自己擁有選擇權和決定權,并且,她所找到的資源更接近她喜歡的或者所是她習慣的方式;但這并不代表孩子與我對抗,這是她應有的權力和已有的能力。她的選擇,她將為自己負責任;她的權力被支持,她將更加珍惜自己的選擇和親子關系。這不是我多年來自己悉心培養她并期待她擁有的思維和成長模式嗎?
而這種沒有情緒的、主動的、被充分尊重下即將開啟的學習,我想,才會讓學習真實地發生。
學習這件事,應該是一個人自覺體悟價值的充分體現。真正的學習常常是孩子通過自我發現、自我感覺、自我體悟產生的。
學習真實發生的核心是“滿足內在需要”。樸素的哲學觀點早就告訴我們: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和探究者,他們是始終擁有探究欲望的。他們希望通過自己去嘗試探究,不希望別人越俎代庖,更不希望把別人頭腦中的或者已有的資源直接復制過來或者拿來使用。
假如,孩子能獲得TA自己感興趣的、喜歡的學習內容,并且獲得自主探究的權力,還能獲得真誠的支持,這兩個外因就是極好的助力孩子成長的條件;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能做到自我反思、形成新的關聯,完善新的知識結構,就可以實現新的自我超越!
事實是,女兒在買了網課后,就已經開始認真在線上課了,除了網校贈送的資料外,她自己還購買了其它相關教輔資料。
看著女兒不僅有自己合理的暑假安排,有能力為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并且很快付諸行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十分欣慰。
因此,在孩子初入學的時候,我們家長一個重要的責任是:指導TA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有時間規劃、認真閱讀,仔細審題、認真寫字、專心聽講、仔細檢查、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靜心凝神等;以及好的思維習慣的培養,比如:多角度思考、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思辨、客觀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等。
等孩子長大后,你就會收獲孩子有更豐富的選擇權、可以堅定地決策、讓自己有更多的可能性、不斷地超越自我。
女兒從小到大在學習方面,我并非是“直升機”家長,相對而言,我屬于“佛系”媽媽。我既沒有給孩子報太多的課外培訓班補習文化課,也沒有認真地“雞娃”??赡?,我更多的是陪伴她,尊重她的很多選擇和決定,通過平等的溝通,為她找到很多確定性。
說實話,我也特別期待她能考上名校,為家族爭光;但是,我更希望,她是一個有自己夢想和主見,并且踏實、有生存和幸福能力的人。
讓孩子的學習真實發生,
也讓孩子以自己喜歡的、習慣的方式真實地成長!